时间:2024/1/31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夏天的困扰每年都有,感觉今年尤其多呢~

入夏以来,全国各地的人民,不是在饱受高温汗蒸,就是在畅享日日雨淋。这两大脱妆杀手,简直让精致女孩“面目全非”。

这种对抗大自然的无力感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?

有些女生化了大浓妆都不晕,而自己就一条眼线还晕成了黑眼圈。感觉上天单单在跟自己开玩笑?▼

那些大汗淋漓,甚至淋了雨,妆都不花的女生,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干净清透的妆容,就是绝对的女神了。

难道她们不会出油不会流汗吗?当我看了几百个美妆博主的分享发现:我们都一样!都需要费心思维持妆容。

01花妆、脱妆的原因

想要应对花妆,先要清楚原因。妆容脱落、溶掉的原因主要有三个:流汗、出油、干燥。

我们每天出门流汗,带妆时间久了出油,进了空调房后皮肤又会干燥,下班时候妆容早就溶的差不多了。▼

是不是每一个上班族都在经历这种恐怖?

02不花妆的护肤、底妆tips

想要不花妆,没有特别的秘密,只有从护肤到化妆,再到定妆,每一步都注意细节,才能保持妆容服帖。

1,温和洗脸

强力去污的洗面奶是导致皮肤出油和干燥的原因,所以应该选择温和的洗面奶。并且最好用温水洗脸。▼

2,面部保湿

选择有保湿功能的化妆水和乳液。首先,让化妆水充分浸湿化妆棉,温柔的擦拭皮肤,可以防止干燥和油脂分泌。▼

3,收缩T区的毛孔

T区常常是妆容最容易溶掉的位置,具有收紧毛孔效果的化妆水可以比较好的抑制T区出油问题。

但是乳液依然要选用保湿成分的,只有面部保湿做的好,才不会给皮肤增加负担。▼

4,完成护肤后稍等片刻

护肤结束后,稍微留一点儿时间,让化妆水和乳液充分渗透到皮肤,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化妆时影响妆容的干净度。

趁着这个时间喝杯咖啡,吃点儿早餐吧,让等待变成一种享受。▼

5,妆前乳要轻薄

化妆的女生应该都有经验,妆前乳或隔离涂得越厚,妆容越容易崩掉。

正确的做法是,取少量,分别点在脸部五个点,从内到外薄薄的涂抹。

当妆前乳或隔离霜有防晒成分时,最好不要和防晒霜一起用,防晒霜也会导致花妆。▼

6,特殊部位针对性打底

与化妆水类似,在T区之外的其他部位选择具有保湿效果的妆前乳,分区对待,也可以防止干燥和出油。▼

7,杜绝厚粉底

同样的,涂抹妆前乳之后,稍微等一小会儿,因为妆前乳的油份更是影响持妆的原因。

特别在皮肤较薄和活动频繁的眼周和嘴巴,千万不能涂太厚。▼

涂抹全脸后,用海绵中剩余的粉底涂在眼周和嘴巴就可以了。最后用遮瑕膏,遮盖斑点和瑕疵。▼

8,散粉定妆

完成底妆,最后别忘了定妆。散粉可以轻柔的吸附油脂,化妆刷也比海绵涂得更轻薄。▼

9,定妆喷雾

所有妆容完成后,为了妆容更持久更牢固,可以准备一瓶定妆喷雾。闭上眼睛,距离脸部20cm喷上即可。▼

10,睡前卸妆干净、保湿到位

睡觉前把妆容清洗干净,再做一些保湿护理,早点儿睡觉,每一天的皮肤才能无负担哦。▼

03不脱妆的化妆技巧

护肤和底妆为之后的花妆打了底,这样已经能够保证妆容干净清爽一整天了。但是如果想要更加“可靠”,还需要一些化妆技巧加持才行!

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看,最容易脱妆、花妆的几个部位要如何化解呢?

1,眼部脱妆

夏天的妆容,最怕花掉也最容易花掉的就是眼睛。

先用棉棒把眼周的油脂吸干净。▼

在涂抹眼影前,先涂眼线。▼

再涂抹眼影,并覆盖住刚才的眼线。这样做可以减少眼线的含油量。▼

最后涂抹下睫毛,下睫毛涂睫毛膏,可以阻挡眼影晕到下眼睑。▼

2,眉毛脱妆

很多女生都有眉毛较淡的问题,在五官中眉毛也是至关重要。想要眉毛牢固,除了用眉毛雨衣之外,还可以遵循以下步骤。

用沾有散粉的眉刷先倒刷再顺刷眉毛。▼

再用水眉笔或普通眉笔把眉毛画完整。▼

最后,用眉刷沾取眉粉涂抹均匀即可。▼

3,腮红脱妆

虽然脸颊出油较少,但是油皮或者长时间带妆就不一定了。

选择膏状腮红,可以用手指沾取,把它们轻轻的点在脸颊上。▼

再用海绵扑按压几下,做定妆。▼

最后,再在脸颊处涂抹粉状腮红,即可完成持久妆容。▼

总结一下:想要妆容持久,就要改变一下我们习惯的化妆步骤,把最后一步定妆提到前面。

比如唇部的上妆步骤变为:遮瑕/粉底——口红——散粉定妆——口红。

但是吃东西时,还是建议大家把口红擦掉,等饭后再补妆,化妆品中的微量元素还是避免入口为好。

Yumi说:以前夏天跟男神约会时总是很害怕,约会时间小半天,照镜子次数也要几十次,当看到自己的妆开始花了,那种脸在笑心在痛的煎熬,没经历过的人不会懂……

夏天很美好,前提是挥汗如雨之后也可以妆容完整清透。

女神和女汉子的区别,往往就在于这一点点细节和技巧。大家千万不要偷懒哦~

找到正确的腮红位置,瞬间变元气小脸

一分钟找到适合你的眉形,我有超强理论!

眼妆这样画,轻松变日系温柔少女!
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